跳转至

5 触发器

  毫无疑问的一点是,这一章是时序逻辑电路的重要基础。本章描述了很多类型的触发器,不过正如目录中所陈列的那样,它们可以分为四类。

基本 RS 触发器

基本 RS 触发器逻辑符号图

  又分为两种,由与非门构成的,以及由或非门构成的。其中,$R$ 代表 RESET(重设),有效时会将输出 $Q$ 置为 $0$;$S$ 代表 SET(设置),有效时会将输出 $Q$ 置为 $ 1$。
  这样就可以理解基本 RS 触发器的 $4$ 种情况。对于由与非门构成的 RS 触发器,由于其低电平有效:
  RS = 00  $ \rightarrow $  RESET 且 SET,显然这是不被允许的。
  RS = 01  $ \rightarrow $  仅 RESET  $ \rightarrow $  Q 置 0。
  RS = 10  $ \rightarrow $  仅 SET  $ \rightarrow $  Q 置 1。
  RS = 11  $ \rightarrow $  No operation  $ \rightarrow $  Q 不变。
  同样可以理解另一种 RS 触发器的工作方式。

同步触发器

  时钟 CP 从这里开始引入。从此以后的触发器,全都带有这个时钟控制变量 CP,这是让人很头疼的事情。我们需要知道触发器的工作窗口与时钟信号的关系,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点。
  下面的 $4$ 种触发器的“同步”功能均是通过时钟信号控制的,因此又叫钟控触发器,并且这些触发器的工作窗口都是时钟高电平

钟控 RS 触发器逻辑符号图

钟控 RS 触发器

  这是它的逻辑符号图。构造上,可以有这个:

与非门基本 RS 触发器 $ + $ $2$ 个与非门 $ = $ 钟控RS触发器

  当 CP = 0,触发器被锁死了,状态不变。当 CP = 1,触发器被打开,这时它的工作结果和或非门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是一样的。这个时钟信号CP和组合逻辑电路器件中的“使能端”有些类似。
  有时候在触发器两端加上 $ R_D $ 和 $ S_D $ ,可以强制改变触发器的状态。

钟控 D 触发器逻辑符号图

钟控 D 触发器

  这是它的逻辑符号图。
  在钟控 RS 触发器的基础上,令 $ S=D,R=\overline{D} $ 即可得到钟控D触发器。同样当 CP = 0 时触发器锁死,CP = 1 时,输出 Q 就是 D(所以可以把 D 解释为 Data)。
  这个触发器没有非法输入。

钟控 JK 触发器

钟控 JK 触发器逻辑符号图

  这是它的逻辑符号图。
  相比于前面的 $2$ 个同步触发器,钟控JK触发器有一点很特别。输出端到控制门有反馈线这就导致它的功能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“改变”(前面的触发器,功能仅限于“置0”“置1”“不变”)。
  当 CP = 0 时,触发器锁死;CP = 1 时,钟控 JK 触发器的功能可以用口诀概述为“00 不变 11 改,JK 不同随 J 摆”。
  再来谈谈这个“改变”,它比较玄乎——因为这个时候不看触发器的现态,还真不知道次态是什么;但是置 0、置 1 就不同,不需要关心你的现态。所以钟控JK触发器存在第二类空翻现象:在时钟为有效电平的时间段内,输出不发生改变,但输入诱导的结果是“改变输出”,于是输出在这段时间内不断地被改变,表现为反复横跳。也就是说钟控JK触发器在“改变”功能(也就是 J = K = 1)持续时段,输出 Q 会不断在 0 和 1 之间横跳,直到“改变”功能结束。
  其实对于“不变”功能而言,要想知道次态,我们也必须知道现态是什么。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:在“不变”功能持续阶段,输出Q一直在进行“不变”操作,只是电平不发生变化,所以没有观察到第二类翻转。

钟控 T 触发器

钟控 T 触发器逻辑符号图

  这是它的逻辑符号图。
  在钟控 JK 触发器的基础上,令 $ J=K=T $ 即可得到钟控T触发器。它相当于只有“00不变”和“11改”的低配钟控JK触发器,显然它也存在第二类空翻现象。
  然后,这些同步触发器其实还存在第一类空翻现象:在时钟为有效电平的时间段内,输入本身发生“跳动”(就是输入电平信号本身不稳定),直接导致输出也跟着横跳。这一类空翻的发生是因为同步触发器的工作窗口都是时钟高电平(这是一段时间,而不是某个时刻),触发器的输入在这段时间内都会影响输出。

主从触发器

  主从触发器主要解决了一些同步触发器空翻的问题,此类触发器的输出不再和某一段时间相关,而是仅与某些时刻相关。但是主从触发器其实都含有 $2$ 个触发器,需要 $2$ 个时钟信号接入,这一点与前面的触发器都不同。由于这两个触发器的时钟信号未必都是 CP,所以 $2$ 个触发器就可能有不同的工作窗口。

主从 RS 触发器

主从 RS 触发器逻辑符号图

  这是它的逻辑符号图。
  它是由两个钟控 RS 触发器构成的,一个作主触发器,一个作从触发器。在 CP = 1 时,主触发器的输出其实仍然会存在第一类空翻现象,但是此时从触发器被锁死了。整个触发器的输出(从触发器的输出)仅取决于时钟CP下降沿的输入。
  对于主从 RS 触发器,主触发器的工作窗口是时钟高电平,从触发器的工作窗口是时钟下降沿

主从JK触发器

主从 JK 触发器逻辑符号图

  这是它的逻辑符号图。
  主从JK触发器,也是存在这样的特别结构:从触发器输出端到主触发器控制门有反馈线。与由于 $ J,K $ 直接相连的逻辑门分别受到 $ Q,\overline{Q} $ 的控制,因此只要主从JK触发器正常工作,这两个逻辑门在同一时刻必是一个打开、另一个封锁的状态。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特点,主从JK触发器才会存在“一次翻转”的现象。

关于“一次翻转”现象

  对于“一次翻转”的现象,这里简单阐述一下我的解释。我们从 $ CP=1 $ 时(主触发器打开,从触发器封锁)开始看起,并假设触发器现在的状态是 $ Q=0,\overline{Q}=1 $ .
  此时我们会发现,主触发器中和 $ K $ 相连的与非门被封锁, $ K $ 的输入将无法改变主触发器的状态。然而即便如此,当已知 $ Q=0 $ 时,通过穷举输入 $ JK $ 的4种情况,我们会发现“00不变11改,JK不同随J摆”这一规律仍然成立——这样就解释了“一次翻转”中的“能够翻转”。
  而当“翻转”已经发生(这当且仅当 $ J=1 $ )时,主触发器的状态改变( $ Q_主:0\rightarrow 1 $ ),与 $ J $ 间接相连的与非门(也就是输出 $ Q_主 $ 的与非门)将被 $ \overline{Q}_主=0 $ 锁定。此后 $ J $ 也被锁定,其输出将无法改变主触发器的状态,因此最多翻转一次。
  对于 $ Q=1,\overline{Q}=0 $ 的情况,也可以类似地进行说明。

  对于主从 JK 触发器,主触发器的工作窗口是时钟高电平,从触发器的工作窗口是时钟下降沿

边沿触发器

  很可惜,JK 触发器的“一次翻转”现象并不讨喜,因为它并不是在时钟边缘采样。主从触发器依赖主触发器的中介作用,实现了从触发器“接收时钟边沿输入”的功能;而边沿触发器则是直接接收时钟边沿输入。

维持-阻塞 D 触发器

维持-阻塞 D 触发器逻辑符号图

  这是它的逻辑符号图。当 CP = 0 时,触发器(控制门)被锁住;当 CP = 1 时,触发器打开,可以接收外接信号,同时在接收到信号时锁住与D相连的与非门或者触发器的控制门(当输入 D = 0 时锁与 D 相连的与非门,当输入 D = 1 时锁住控制门),不再受输入 D 的影响。
  这个触发器的工作窗口是时钟上升沿

边沿 JK 触发器

边沿 JK 触发器逻辑符号图

  这是它的逻辑符号图。这个触发器比较独特,它是这一章介绍的唯一一个利用门电路传输延迟时间实现的触发器。这个触发器的工作窗口是时钟下降沿